把對方怪物化,只是你放棄溝通的藉口 ── 蔡康永
最近看了好多講述情緒勒索的影片,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蔡康永所說的那句「人生在世就是不斷被勒索,但你怎麼恰如其分地回應,讓你真的為自己活一次?」每當被情勒,我們往往會很容易掉入「受害者劇場」的陷阱,哀怨不斷卻不作為,導致問題沒完沒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蔡康永指出是因為當我們在認為自己被情緒勒索時,其實已經在心裡將對方「怪物化」,並放棄了溝通的機會。這種心態不僅讓我們成為情緒勒索的共犯,還讓我們失去了為自己而活的機會。
「當你說出『我被情緒勒索』,就等於把對方當成無法溝通的搶匪,自己只能伸出雙手乖乖讓對方綁架,然後再來哀怨『我好可憐』『我好倒楣』。但這只是懶惰,你以為無能為力,其實只是把溝通的責任推給對方,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自在的解脫。」在他的著作《蔡康永的情商課》系列中有提到許多和情勒有關的話題,其中他提到當自己被綁架時,只要抱持這種「反正我就是任人宰割,我就要倒霉,我根本沒事可幹」的態度,就會發現一切都變得好輕鬆。因此,情緒勒索的重點從來不在於別人怎麼勒索你,而是你怎麼面對自己。所謂心態決定命運,面對情勒亦然,要是你沒有把對方當人類,那他就不是人類。在你將對方視為「完全無法溝通的生物」的那個當下,一切的可能性也到此為止了,就像我們沒辦法在《異形》中跟異形討價還價:「請你等十分鐘後再吃我吧?」或「請你不要流那麼多綠色的口水好嗎?」。
在許多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曾經歷過來自原生家庭的情緒勒索,例如被父母用「你不乖」或「你對不起我們」來加以控制。蔡康永提醒,儘管這些傷痛是真實存在的,但我們並不需要因此否定自我,而是堅定地告訴自己,傷就只是傷,而這些傷我們承受得起,要堅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的自我肯定,能幫助我們重新找回自己的主體性,不再活在他人的標準之中。「人生在世就是不斷被勒索,但你怎麼恰如其分地回應?讓你真的為自己活一次?這是你一輩子到死都持續的作業。」辨識情緒勒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回應。
之所以覺得被情緒綁架,有時候是因為我們曾經嘗試反抗卻失敗了,「受害者心態」讓我們接受了自己的無能為力,但真正的情商鍛鍊,是讓我們在面對情緒勒索時能夠冷靜地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學會在關係中討價還價。我們必須學會在關係中主動出擊,從受害者變成主動者,不再被動地接受情緒勒索。他強調,所謂的「為自己活一次」既不是口號也不是祝福,而是一個至死方休的作業。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完美應對情緒勒索,只能通過不斷的練習,將自己從一把來自新手村「爛刀」打磨成一把實用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