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電影,有時會讓人很卑微地覺得,至少我們還能夠選擇。」── 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監 Didi Wu
上星期在台灣和好幾年沒見的朋友碰頭,閒談一陣過後,對方問我,香港最近怎麼樣了?我想了想,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才最貼近那映在我眼中的城市模樣。看起來好像根本沒怎麼樣,人們生活如常,工作如常,心坎裡卻又知道其實再也不一樣,徹底地不一樣了。我回想起那天在百老匯電影中心和其總監 Didi 的對話,當時就談到了「有得揀」的重要性。就拿電影來說,仍然能夠選擇,已是珍貴的事,儘管這樣的說法聽起來有些卑微,更多的也許是哀戚,但至少我們是笑著聊完這個話題的。
電影中心的日常
久未到訪位於油麻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那日的人流比我想像中來得更多,而我亦打算要在拍攝完成後融入到人群當中,到影院觀看是枝裕和坂元裕二強強聯手打造的《怪物》。好奇起電影中心的工作日常,Didi 表示其實他們與一般上班族無異,尋常上下班,按步就班完成工作,只是內容興許會稍稍多元一些。「以前會相對簡單一些,大多是以一年為單位去規劃事情,但現在則需要去思考三至五年的大方向,同時也會更多地和其他部門合作,看看有甚麼方法能讓這個地方和電影文化有更多人認識,讓電影想要傳達的訊息喚起更多人的共鳴。」從策展人到成為總監,Didi 的工作內容和責任亦隨之變得更多更重,亦需要以更廣闊的目光去看待電影中心,乃至整個電影文化產業。
除了商談企劃案,和各個單位溝通交流以外,看電影本身也是工作的一環,他們就是這樣去挑選適合放在電影中心上映的作品。「原本戲院這個角色是有點被動的,但現在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以前有很多發行商,很多電影會在不同時間點出現,那我們做的就是被供應一些電影,同時也會去發掘一些好作品。但現在由於多了不同的平台和渠道去看電影,變相我們的主動性就需要再強一點。」串流平台的相繼出現,加上三年疫情無疑讓電影業經歷了一段相當艱鉅的日子,而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日,情願留在家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多,更甚者,就連電影的存在也遺忘了。
「以前在電影放映的選擇上可能會任性一些,但現在越來越難了。主要是觀眾變得更揀擇,不是你說這部電影好,人們就會來看,畢竟許多東西都太容易便能得到了。」從現實層面來看,錢固然是最大的考量,也就是最直接的,究竟有多少觀眾會喜歡?「是不是很市儈(笑),但始終購入放映權的成本有時會很貴,所以錢的確是最大的考量。我們很多時候會想,我們能不能 afford 去蝕這個錢,或者如果沒有人來看,我還有甚麼可以做?」當然,能否為觀眾帶來啟發,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有時就算明知會蝕,也還是會希望那些出色的作品能夠在電影中心出現。
在極度商業化中求存
百老匯電影中心從開幕至今,已然走過了 27 個年頭。為了在這極度商業化的社會中求存,小小的團隊做過各式各樣的努力,也走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困境。「其實每年都好辛苦(笑),因為很多人已經放棄了。藝術院線又好,藝術電影又好,很多時候它始終不是一個賺錢的東西。可能打個和又好,甚至蝕錢都好,你會逐漸不理解為甚麼可以再投放那麼多錢去做,所以我真的很感激仍能有機會去繼續營運這個地方。」
要向大眾推廣藝術電影固然是件難事,但說到最辛苦的,就要數每年底的香港亞洲電影節。「通常去外國參加電影節好像很 fancy,有很多活動可以玩,但他們在電影節時的團隊往往都有幾百人(笑),而我們其實來來去去也還是那麼幾個,所以原則上是很地獄的。」只是,在經歷過去三年的與世隔絕以後,由於失去了和一眾海外電影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過去那份快樂和滿足感也被大大打了折扣。因此,就算肉體再勞累,也比不上靈魂對於養份的渴求。
時代若要終結 也是無可奈何
小時候因百老匯電影中心而開始接觸電影的 Didi,其實早在未入行的時候,就會幻想有天能在這個地方工作,每天被電影包圍。「雖說做得久一定會有辛苦的地方,或是看電影看到厭,但回想起來,終究是很感恩人生能出現這些機會。」過去幾年,看著許多地方一一倒閉,好些行業相繼沒落,都會讓她更加深信,這個地方的存在是具有特別意義的。「可是,始終要營運一間戲院是很貴的,尤其當人們已經習慣在家看電影的時候。」隨著最近大家去戲院的欲望回升了一些,她說要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分別其實並不難,也因而會出現像是「這部電影一定要在戲院看」之類的說法。「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一種存在,很需要被保留,但如果時代要它離開的話,也是無可奈何。」
理性和感性不斷拉扯,Didi 坦言自己有時候也不大理解市場,到底怎樣才算是 work 呢?「全世界每年有那麼多作品,每件作品都是創作者的心血。但當中總有一些是特別容易得到認同,有些明明好有 heart,卻沒有太多被認識的機會。這個世界實在有太多事情可以做了,不一定非要看電影。」選擇多了,人自然就會變得越來越 selective,也是無可厚非的事。
至少仍有選擇
Didi 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是她曾在一次訪談中表示,百老匯電影中心的存在是要告訴大家「有得揀」是很重要的,知道還有其他可能性也是很重要的。她聞言笑了笑,延續了這個話題。「現在就是你有很多事情想講但不能講,於是你會覺得電影是相對安全的,能夠表達到大家的心情。就是,會很卑微地覺得,我們仍然可以選擇。」她明白大環境的走向沒辦法躲避,但至少不要等到某些東西不在了,才想起當初應該要去珍惜。
至於電影中心目前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比例,Didi 就表示希望能再增加一些後者的數量與場次。「商業電影始終是用以支撐戲院的主要收入來源,這裡剛開的時候沒甚麼人認識,所以比例可能會是三間院做商業電影,只有一間是藝術電影。」而如今觀眾量變多,於是她亦希望至少可以保持現在的藝術電影數量;即便是商業電影,也希望是影迷們相對喜歡的作品。
藝術電影的魅力
說到最初愛上電影的起因,Didi 就表示自己其實和很多影迷一樣,都是因為它能夠讓人跌入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世界,去體驗其他人的生命。除此之外,亦能在很短時間内快速認識各種各樣文化,像她就很喜歡看記錄片。「電影對我來說是一個逃避的空間,同時也是一個增長知識的媒介。」
而藝術電影,在她的心目中就更是有著難以取替的魅力。「首先它夠慢(笑)。我覺得慢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就是讓你有一個空間去呼吸,或者去感受作品帶給你的一些訊息。」她認為提供思考的空間是對觀眾的一份尊重,尊重觀者會懂得欣賞,也懂得自行吸收箇中意涵。不過,偶爾看看一些娛樂性豐富的作品,也是好的。「這個世代大家經常都會感到不快樂,所以我覺得電影的種類是無分高低的,總之你找到一個屬於自己,也就是能幫到你的作品和媒介,那就已經足夠。」
拯救的力量
最後,她回應我們的提問,讀出那句對她的生命產生了一定影響的電影讀白 ── “I withdrew this cash and came down here... to enjoy myself. To live a little, as you put it. But I realise I don’t know how.”(《Living》)。她說,電影絕對擁有能夠拯救內在世界的力量,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不是說你原本很難過,看完電影就能很快樂,不是這樣。而是有時候,某些意想不到的電影,可能是角色,可能是背後的創作理念,可能是故事帶出的訊息,反而會在無意間拯救或啟發到你,觸碰到你。」當然,這亦取決於你有多開放去接收那些資訊。畢竟若你主動把心鎖上了,那便誰也沒法幫上忙。
more about didi…
可以和我們分享你的人生電影清單嗎?
《東尼瀧谷》市川準(2004)
「我們正在播映的《東尼瀧谷》,是我很喜歡,而且挺影響我的電影作品。小時候其實不是很知道村上春樹是誰,但看完後那份孤獨感是很強烈的,就是那種生存的孤獨感,尤其裡面還用了坂本龍一的音樂。」
2. 《霧中風景》Theo Angelopoulos(1988)
「希臘名導 Theo Angelopoulos 最易入口的一部電影作品,時長亦比較短。他所有作品都是圍繞一些希臘悲劇,對觀眾來說會有些距離,但這個作品卻不會有這樣的感覺,而是讓人覺得,就算人生充斥著悲劇,你也要找方法繼續活下去。」
3. 《海邊電影院》Sam Mendes(2022)
「這是我在飛機上看的,比較近期的英國作品。主軸講的是一間在海邊的戲院,怎麼去提供夢想和幻想的空間給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就算你是被遺棄或放棄的。故事處理得很好,Olivia Colman 也演得很好,很觸動到你的心,對我來說也特別有共鳴。」
photograph by Sam Tso
produced by Ruby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