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1975:只有 Matt Healy 才能超越 Matt Healy
我和許多人一樣,之所以認識 The 1975,是從 2013 年那首《Chocolate》開始。起初只是單純地被 Matt Healy(Matthew Matty Healy)的聲音所吸引,未幾發現那正中主流圈口味的曲風,內容原來是用朱古力這糖衣包裝著的大麻時光。再度按下 PLAY 鍵,已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或許,年輕時總是特別受落這種含蓄得來又露骨,跳脫得來又嚴肅的反差(甚至還莫名帶點 ride or die 式浪漫),也讓這四人從默默無名地拼搏十年的獨立之流,終一躍成置身 C 位的「英國流行搖滾樂隊 The 1975」。只是,用「流行搖滾」來形容他們顯得有點踩不著邊,這樂隊遠不止於此。
只有 Matt Healy 才能超越 Matt Healy
後來我聽過許多不同版本的《Chocolate》,最為人熟悉的,大概就要數 Against the Current 那高達 1071 萬次 YouTube 點擊的翻唱。那年的我很喜歡主唱 Christina Costanza(如今才發現 2013 年的她才 17 歲),然而這個版本卻一直沒有打動到我。直至聽見原唱的 accoustic 版,才發現,確實只有 Matt Healy 才能超越 Matt Healy 啊。原版予人的感覺,就是一群在毒海裡沉淪的屁孩,甚至還享受著被追逐的刺激;而僅以木結他伴奏的版本,感覺像是在憶述那荒唐歲月後來出事了,多年以後重提往事,傷感卻又帶著點點懷念。
The 1975 的魅力,在於故事的完整性與畫面感。《Sex》和《Girls》的 accoustic 版本同樣是滿滿魅力,都特別適合在綿綿細雨下傾聽品味。
成名後遺症
The 1975 成團至今 18 年,四人經歷過的風風雨雨外人難以想像,成名的後遺症亦曾幾乎擊倒 Matt Healy。無法承受排山而來的壓力,他有好幾年時間都在無邊無際的深淵中不斷往下墜。無法控制情緒、在舞台上崩潰從頭哭到尾、酗酒、濫藥、複雜的人際關係… 諷刺的是,他的狀態越來越差,名氣卻越來越高。
當然,對他的私生活指指點點的大有人在,面對種種譴責,他只淡然地說,因為「他們的人生並不是建立在這些脆弱的關係上。」,不反擊,也不激烈為自己平反,全因心裡明白自己為何不被理解。明星確實也不過是普通人,但要承受和面對的卻始終太不一樣,想想 Taylor Swift、Justin Bieber、Ed Sheeran… 幾乎就被成名壓垮自身的例子,我們都屢見不鮮。
繞過遠路的人更顯柔和
許多創作者都會有一些共同特質,多愁善感、溫柔脆弱、優柔寡斷的一面往往會放得更大,感性總走在理性前面,因此情緒一旦處理不當便容易失控。但是就和失戀一樣,脫序也總有回到正軌的一天,當你感覺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便是重生之時。Matt Healy 也是一樣,後來成功戒毒的他,也許偶爾還是會厭世,但亦收起了過去的張狂,學著與讚譽和批評和平共存。往後的作品,明顯讓人感受到他的穩定和成長,和歌迷之間的羈絆,也不再只是暴走青年之間的憤慨共鳴。
18 年後,迷幻卻清醒
The 1975 的四張大碟,都鮮明得讓人移不開目光,每一張都像是燃盡當下的靈魂提煉而成。 2013 年的《The 1975》是一段段青春限定的瘋狂記憶,寫滿了狂放又脫序的不羈歲月;2016 的《I like it when you sleep, for you are so beautiful yet so unware of it》滲入了一息柔和,像是蛻變前的繭,蘊釀著更多的想法;然後就是有好多話想說的《A Brief Inquiry Into Online Relationships》,毫無保留地把數年來的經歷傾瀉而出,也寫出對後現代科技的深層反思;走出一片混沌,五月底剛推出的《Notes On A Conditional Form》迷幻卻清醒,褪去稚嫩,有著更清晰的脈絡與成熟輪廓。這次甚至找來了瑞典環保少女 Greta Thunberg 錄製四分鐘獨白,配合音樂編成序曲,為世界命題發聲。Matt Healy 向來關注社會議題,除了氣候變遷,還包括 LGBT 群體甚至是香港的人權危機,當年那個鬱鬱寡歡的長髮樂手,如今也成為靠一己之力影響世界的可靠男人。
或許,我們都恨不得在 2020 醉倒一整年,卻深知自己必須清醒,因為世界需要我們作見證。
「需要改變的不是我,而是這個世界。」
Matthew Matty Healy
photo via The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