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遊記:世上最幸福國度的背面,是無以名狀的憂鬱
臨睡前看了看月曆,晃眼又過一年,有時日子匆忙得只留下殘影,有時又因復發的老毛病而半死不活,對這 300 多天的記憶零零碎碎,於是這兩天睡前都會翻翻相簿,看看自己又走遠了多少。
快速滑動的手指最終往往會停在七月的北歐之旅,今年基本上沒怎麽往外跑,一跑便跑到了 7805 公里外的遙遠國度。對那片土地嚮往了好幾年,出發前甚至還一口氣看了幾季《維京傳奇》,讀了好些北歐歷史和神話,全身心準備好要投進北國獨有的氛圍裡。結果既是如我想像,但也遠不止於此。
對香港人來說,每當提到芬蘭,除了極光和聖誕老人以外,印象最深的大抵就是「世上最幸福國度」這個稱號了吧。和友人在赫爾辛基待了一週,其中一個任務便是探望目前在赫爾辛基定居和工作的 D,他笑問為甚麼會選擇在這個地方待上一整週,因為對許多遊客甚至當地年輕人來說,這裡就是一個悶得要命的城市(抵埗的時候發現同一個航班的乘客基本上都是來轉機的,只有寥寥數人在這裡出境)。確實,赫爾辛基的平和氛圍及人口密度實在和習以為常的城市景象相差太遠,但對於母胎 I 人來說確實是個好地方 ── 呃,至少在抵達哥本哈根之前我都是這麼想的,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當初之所以決定造訪芬蘭,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想要親眼看看這個被譽為「世上最幸福國度」的地方到底是怎麼樣的。對此 D 表示,在這個頭銜的背後,其實存在著即使已減少一半也還談不上低的自殺率。而芬蘭記者 Carina Chela 亦曾表示:「沒有人比芬蘭人更懷疑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個說法了」。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巨大反差與矛盾,最根本原因是來自其極端的氣候。由於冬季日照時間不長,雖不至於永夜,但白天大概就只有短短四個小時(而且多數都是灰濛濛一片),早上十點才出太陽,下午三點多就又準備下山。二十個小時的漫長黑夜讓人提不起勁,長遠下來,人體激素分泌會出現紊亂,引起食量衰退、精神衰弱、睡眠障礙等問題,於是導致了無法忽視的國民憂鬱比例。D 提及,在這裡生活,補充維他命和魚肝油是必需的,並不只是我們眼中的營養補充劑那麼簡單,而是預防憂鬱症的良藥。
我們選擇前往的七月剛好是當地日照最長的時間段(剛到埗的時候還驚訝於凌晨兩點的天空居然還是亮的),所以人們都會趁這美好而短暫的機會多出外走走,曬曬太陽。不過,赫爾辛基的夏天對香港人來說其實是秋天就是了(朝早和深夜的時候甚或是冬天)。和友人原本都帶了一堆夏裝,結果每天都要穿著風衣保命,每張照片看起來都像極《衰仔樂園》裡的角色,毫無造型可言(那邊廂的北歐寶寶卻在愉快裸泳)。
記得有天在美術館看到一幅讓我感受很深,名為 “I Think We’re All Alone Now“ 的畫,畫本身很地獄,是一隻小老虎獨自坐在床上,而床下舖著地氈 ── 是一塊虎皮。後來我想,也許正是因為長年在極端的氣候條件下生活,讓不少當地人都養成了較為豁達的思維模式,像他們就認為憂鬱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平常心看待即可,沒有必要要藏起來。
走了這麼一趟後,我的結論是,很多事情,果然就是你看我好我看你好而已。我們都脆弱,去比較誰過得更好或更慘,都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