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並沒有所謂的懷才不遇 ── 楊淇


這陣子 google 楊淇這個名字,首先出現的幾乎都是「疫下停工楊淇轉做保安」、「放下演員光環做保安員」一類的標題,讓人不禁好奇起來,背後是不是有甚麼特別的原因?

「我是個挺隨遇而安的人,為甚麼會選擇當保安呢,是因為在疫情很嚴重的時候,看到很多人都被裁員,那我只有一個念頭,就是不想留在家裡胡思亂想。」換言之,最初之所以開始當起保安的理由,其實是怕悶。而那天在我眼裡的她,也的確是個說話語調飛快,感覺充滿活力的人。

隨遇而安的人

「當你在一個地方困得久,沒甚麼事情好做,就會開始有一份好奇心。既然我有這八個小時在,那為甚麼不發掘多一些東西呢,所以就不停找事做。」眼見身邊有高薪厚職的朋友因疫情而被裁員,她了解到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比她更無助,也慶幸自己那怕悶的個性,為了體驗生活,並不會特別拘泥於工種。她說,近半年接觸的人很多都會讚她「好叻」,給她加油,但對她來說,其實只是順流而行,別說是不情願,甚至還樂在其中。「坦白講,保安這個行業,很多人都看不起,但如果你問我,我覺得更重要的你怎麼看待自己的職業。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也為我帶來了很多得著。」

去年和游學修合作舞台劇《久天長地》,除了幕前演出,她最近還進了一間 Production House 做幕後,寫稿、拍片、準備佈景、收音、剪片、聯絡客戶… 甚麼都做,而保安的工作也仍在繼續。「如果我夜晚拍戲,日頭都會返工,在哪裡不重要,都是一份職業。」她分享,通常做保安的都是退休人士,有很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做人態度,而她很喜歡觀察別人,這也是做演員的習慣。「我覺得自己就好像在中藥舖執藥那樣,執晒所有特質,當你遇到一些故事的時候,就挑出那些適合的素材去煲成一個人。」

對她來說,每次演出都是第一次,完全不會有「我演過好多次我知點做」或者「你應該這樣演」之類的想法,因為每次的合作模式和團隊都不一樣,需要花時間去磨合,找默契和信任,同時欣賞別人的付出。早早便入行,從前的她對所謂正常的生活節奏一知半解,只能靠猜測,因此現在演起上來也會比較踏實。

人類觀察學家

「我就像個找兼職的學生那樣,每個人接觸每件事的時間點都不一樣,所以沒得比較,像比其他人遲了 20 年去經歷這些東西,感受會來得特別深和刺激。」當 Slasher 多年,Kate 做過的工作種類可謂五花八門,從香薰蠟燭、印尼餐廳到花墟賣花,邊試邊體驗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最主要的,還是觀察人類這回事。

「以前的我比較硬頸和執著,只想專心一意地做演員。所以我說遲了的意思不是指我錯過了些甚麼,而是次序的問題,像我年輕的時候去了經歷可能別人 20 年後才會經歷的事情,那個重量就會很不一樣。」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崗位,不同的角色,而在現實生活中的所有體驗,都能成為演員的養份。

極度恐慌的青春歲月

「每個人都想做一個更好的自己,但人生不會有永遠的答案,你每個階段要的東西都不一樣。因此每個階段都要了解自己有甚麼變化,或者你的經歷正在影響你的一些甚麼。」回想第一次接觸電影,很多人都給予了「演技自然」的正面評價,但其實非學院派出身的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機緣巧合去了試鏡 《20 30 40》,第一次出埠拍攝,那年是正值 SARS 肆虐的 2003。拍完後不知道爲甚麽被提名,然後有很多訪問要做,問的問題又很深,我記得我的 18 到 21 歲是極度恐慌的,因為大家都以為你很厲害,但其實我是一頭霧水的。」

為了走出迷惘,小時候不喜歡讀書的她,開始一本接一本的看起書來。「為甚麼喜歡做演員,就是因為它讓我有了很多動力。我喜歡做保安,也是因為我能藉此吸收很多東西,去豐富我做演員的表現方式。」一切的選擇和經歷,都是為了豐富演員的靈魂,逐漸變成一種自然不過的事,努力並不一定是要為結果。

做好本份 自然有人看到

2004 年以《20 30 40》獲提名金馬獎、金像獎、金紫荊獎的最佳女配角,對她來說,最大的得著就是得到恩師張艾嘉的指導。「是她告訴我重心應該放在哪裡,一個演員的崗位是要做甚麼,要不然年輕的時候很容易就會隨波逐流。做好本份,別人自然就能看到你,不用 over,也不用一直想著『嚟睇我嚟睇我!』。」如今看似灑脫坦蕩的她,其實依然會有驚慌失措的時候,像去年出演《久天長地》的時候,一想到恩師坐在台下,便讓她緊張得不得了,直至後來收到「謝謝你請我看了一場很不錯的舞台劇,乾淨俐落,感情到位,大家都很認真,恭喜你們。」的短訊,才大大鬆了一口氣。「但她好像六個小時後才傳訊息給我,我以為死啦,難道真的很難看?她很少讚人的因為(笑)」

「每個人都求進步,不過我這幾年做人的取向比較佛系,就是 go with the flow。雖然很老土,但我還是要講,就是不要太執著,命裡有時終須有,沒有的時候就不要太強求太失落。或者說,如果你命裡是注定有的,就自然會發生,不用那麼憂慮和不忿。我覺得世上沒有所謂懷才不遇,現在的我比較樂觀,有機會我就去,煮到埋嚟就食,沒必要把力量浪費在『我好想要』或『為甚麼我沒有』上。」她所說的,並非來得無緣無故的正能量,正正是因為曾經歷過那樣的掙扎,才會有如今的坦然,成長就是這樣一個邊開車邊調整方向盤的過程。


創作力更高的世代

隨著網路世代興起,電影和戲劇的呈現方式以及觀眾的收看模式都變得不再一樣,我問,這對於演員又有沒有影響?「只是模式變不同了,不代表他們不看電影了,反而現在的創作能力更高,大家都可以透過 YouTube 或者平台去表現自己,和更多的人合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覺得其實挺樂觀的。」

「成功的確是一種認同,但難道要全世界都認同你,你才會繼續去做自己熱愛的事?如果你這輩子都不成功呢?就不做了?我的意思是,那些東西都太虛無了,那我覺得不如去找真正的快樂。」說到至今演員生涯的遺憾,她便笑言自己比較少演到美滿的愛情片,通常都是夾在中間。最近接到的幾乎都是媽媽的角色,她說自己其實也想挑戰一下宮廷戲,雖然知道會很累,但畢竟作為一個演員,總想甚麼都演一下。

你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我的興趣,就是不要停在一個 comfort zone 裡面,當你覺得安穩了,就繼續試新事物,給自己一些難題去經歷。」經理人在旁補充道:「有趣的是她其實是個很『騰雞』,很怕面對新事物的人,但她又很喜歡試,所以很矛盾。」從前的她比較容易 panic,磨練多年,總算比較能從容應對。 「對啊對啊,譬如做訪問,有十八題我就 panic 的了(笑)但現在我有方法,譬如先做點筆記,找一些方法去幫自己,因為你就是那個最了解自己的人。」

「我人生的志向就是,食得到,訓得好,這樣就夠了。」她說自己最近多了一個偶像,對象是個七歲小朋友。「現在的小朋友其實都是很厲害的,我欣賞賞他好乖好有禮貌,開二十多個小時 energy 沒跌過,有時等埋位的時候他媽媽還幫他溫書。我也將近 40 歲了,面對很多東西都會事先預設『應該是這樣』,反而要向他們多學習。」而她對於 40 歲的想像,就是不去想像。「活在當下,你到時候就會知道的了,我覺得現在這個取向不錯,少了很多憂慮。過得好或不好,都沒必要老是掛在嘴邊。」就這樣,十八題的訪問到此結束。❂

more about kate…

一部為你帶來很大衝擊的電影。

:《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

我的總結是,愛真的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這齣電影拍得很好,讓我看得很肉緊,雖然自己沒經歷過婚姻,但我覺得男女主角、劇本、導演所有崗位都很出色。

一部讓你看一百遍都不會膩的電影。

:《The Notebook》(忘了、忘不了)。
可能每幾年看一次,或者在比較感觸或需要一些力量的時候就會看。演員就是當看到好作品的時候,就會很有衝動並出現「我都好想演啊」的想法的生物。

平常會追劇嗎?最近覺得好看的劇集是?

:有!一齣是《My Name》(以吾之名),另一齣是《Maid》(女傭浮生錄),都是從女性角度出發的劇集。我最近有打 boxing,記得 10 幾年前我是不喜歡的,因為我討厭打架,但看完《My Name》之後就被影響到(笑)好的作品,有著能讓人突然對某件原本不感興趣的事情改觀的力量,我覺得這就是戲劇的魔力。


featuring Kate Yeung
photo Sam Tso
styling Bhisan Rai, assisted by Serene Cheung
make-up April Yuh
hair Peter Li
interview Jay CHow
wardrobe SHIATZY CHEN
produced by Ruby Leung

Jay Chow

I’ve never seen a perfect life.

Previous
Previous

「女權」在香港是很敏感的字眼,不在政治上,而是在文化上 ── 紀錄片導演 阮行恩&楊曉芙

Next
Next

巨蟹座的先天性浪漫,打開極致溫柔的詩意世界 ── athenaeu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