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去退路以前,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勇氣。」:《The Bucket List》,兩腳一伸前的最後奔赴
在過去的認知裡,死亡是一切的終結,既不可抗,也不可逆。但隨著日子推移,也逐漸理解到死亡興許也不過是一個過程,只是那些後續故事,在我們身處的維度裡未可得知罷了,開始與終結,本就緊密相連。生老病死,緣起緣滅,種種可控與不可控,最終講的其實還是人性,以及選擇。當日子就只剩低那麼多,你是要終日頹喪,還是為了不留遺憾而豁出去?根據你的選擇,死前那刻的感受將會是截然不同的。
「在失去退路以前,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勇氣。」
「我知道他在離世的時候,眼睛雖然閉上了,但心是敞開的。」如同 Morgan Freeman 在 15 年前的電影《The Bucket List》裡先後提及兩次的這句獨白,一個滿身枷鎖與遺憾的人,活著不像是活著,但當把結解開,死亡也將不再是死亡。雖然老套,但的而且確,心態決定境界,如同這部電影的港台譯名《玩轉身前事》/《一路玩到掛》,刻意將沉重的話題以喜劇方式輕鬆地訴說,除了讓觀眾更易入口,大概也是為了帶出,儘管人終須一死,但你永遠有權利和能力去選擇面對死亡的姿態。也因此,Morgan Freeman 在最後也不忘搞笑補充:「我很確定他對自己最後的安息地很滿意,因為他被埋在山上,而那是違法的。」,幽默本身,就是一種救藥。
《The Bucket List》的故事脈絡是簡單且清晰的,兩個出身與個性均截然不同的人因為身患絕症而相遇,從起初的互看不順眼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死之交,各自解開屬於自己的人生課題。電影一直有意無意地在強調,重點其實一直不在於死亡本身,而是你在生命的循環當中,獲得了怎樣的成長,”We live and we die, and the wheels on the bus go round and round.”。
「你在這幹甚麼?」
「努力活下去,你呢?」
Morgan Freeman 所飾演的 Carter 反映了不少打工一族營營役役的一生,他是個有學識的人,曾經也懷抱著夢想,有一張大學時期在哲學老師的要求下列出的遺願清單,寫著他在過世前想做、想看、想體驗的所有事情。但後來他為了家庭而奉獻一切,他的身份是丈夫,是父親,而不再是他自己,每天過著一成不變的枯燥生活,人生也就這樣悄悄在他為了生計而疲於奔命的日子中消逝。Carter 提到,當最小的孩子上大學時,他突然驟覺人生空洞,失去努力的目標,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價值,成為他生命中揮之不去的苦澀。
「你知道嗎?我們每天相處,當了四十幾年的夫妻,當孩子一個個長大離去時,我忽然再也想不起當年我剛認識她時是用哪隻手邀她跳舞,甚至我們再也不跳舞了。我想,生活的確是會磨損某些東西的。」
而 Jack Nicholson 飾演的 Edward,則是與 Carter 境況相反的典型富豪,白手興家後過著奢華的生活,從來不缺女人,但誰也沒有留下,窮得只剩下錢的他,內心深處其實無比寂寞。他用財力實現了 Carter 諸多的夢與想,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找回丟失了的寶貴事物,包括與女兒的關係,還有與孫女遲來的相遇,他從來不知道自己早已是別人的爺爺。
「當你把利弊權衡得太過清楚,往往就會失去行動的勇氣。」
在 Edward 的清單中,其中一個願望是「親吻最美麗的女子」,看著他在親吻孫女後把這一項劃掉,就明白先前的泰姬陵、非洲大草原、Skydive、紋身、古董跑車、小型飛機… 種種走馬看花般的體驗都是為了這一幕的感動而舖墊,也帶出了 Bucket List 的具體內容是甚麼其實無關緊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足夠了解自己,並且對自己坦誠,鼓起追隨內心渴求的勇氣,好好為自己活一次。
「與其等待奇蹟,不如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