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Middle of Nowhere:青春、荒野、自由,屬於公路電影的放肆與浪漫
又一個下著滂沱大雨的陰鬱日子,這樣的夜晚大概最適合窩在房裡看看電影吧。想起最近被朋友問起想要在 30 歲前實現的 bucket list,認真想了想,好像經已完成了大半,其中之一,是公路旅行。二十歲的時候很迷公路電影,對那樣的旅途充滿著嚮往,於是後來明明坐飛機一個多小時就能到達的地方,偏要選擇開十個小時的車。看著空蕩蕩卻也無比遼闊的無盡直路,就會有種難以言喻的療癒感,原以為脫離電影後的公路旅行就只剩下苦悶,卻發現那種「在路上」的感覺,確實會叫人上癮。
以下六齣公路電影,就讓我們一同沉浸在那些經已遠去的自由時光。
1.
《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 My Own Private Idaho》|1991
(港譯:《不羈的天空》)
「如果我有一個正常的家庭和良好的教養,那我就會是一個人格正常的人。」
「那要看你對正常的定義是甚麼。」
劇本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亨利四世》第一、二部分和《亨利五世》,講述同樣叛逆與孤獨,有著極為不同的出身卻因不同原委而流落街頭的少年 Michael Waters 與 Scott Favor,在墮落的生活中成為同甘共苦的摯友,最終卻因世俗觀念與社會地位懸殊而分開的故事。
去年 Joaquin Phoenix 以《Joker》橫掃各大影展男主角獎的時候,不少媒體提起了他英年早逝的演員哥哥 River Phoenix,被視為當代最有才華的演員之一,當年才 21 歲的他在《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中演活了出身低下階層,患有嗜睡症,靠著當男妓糊口的 Michael 一角,拿下威尼斯影帝,並創下該影展史上最年輕影帝的紀錄。該片在去年他的冥誕前夕重新上映,讓影迷能夠重溫他的精湛演出,而電影裡的另一靈魂,還有當年 27 歲,飾演自甘墮落的名門子弟的 Keanu Reeves。
2.
《末路狂花 Thelma & Louise》|1991
「我從來不曾覺得自己如此清醒,現在一切看起來都不一樣了,
你有這種感覺嗎?就好像有了甚麼活下去的理由。」
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講述被困在受虐婚姻中的家庭主婦 Thelma ,與陷入平凡枯燥生活的餐廳侍應 Louise,二人相約開車前往山區露營,卻因遇人不淑而引發一連串突發事件(還能看到飾演騙財騙色渣男的年輕 Brad Pitt),迫使她們變成通緝犯,一路逃亡,最後選擇一同赴死的故事。濃濃的女性主義意味,以當年來說算是走得頗前。
印象最深刻的是二人在峽谷被逼得無路可退的那一幕,看著眼下只剩低束手就擒這個選項,Louise 說出了那句決定命運的 ”Let's keep going.”,親吻彼此,緊握對方的手,然後用力踩下油門朝著懸崖飛奔而去,電影就此定格在那個墜落的瞬間。究竟她們在最後的最後是悲哀還是開懷,就留待觀者來解讀。
3.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The Motorcycle Diaries》|2004
「這不是講述英雄壯舉的故事,也不是憤世嫉俗者的故事,至少我不是那個意思。」
一趟旅程,看似只是漫長人生中的一粒沙,其實往往足以改變人的生命軌跡。電影以南美革命英雄 Che Guevara 年輕時的一次旅程為藍本,講述 23 歲的他如何從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醫科生,到踏上旅程,穿過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遺址、深入亞馬遜河流域的麻風病人區、走過草原與高山… 一路上險阻不斷,在目睹一連串的生老病死、世界的黑暗面、社會的真相、生活的苦難後,毅然選擇改變人生路向,成為傳奇革命家的故事。
每個世代的人為劫難都離不開權力鬥爭,若我們無法置身事外,就唯有坦然接受,繼而做出選擇與改變。在「改變世界」與「不被世界改變」之間,你會怎麼選?電影就給出了這樣的答案:Let the world change you, and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4.
《陽光小小姐 Little Miss Sunshine》|2006
「那些痛苦的日子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日子,因為那些日子形塑了現在的他。而那些開心的年頭都被徹底浪費掉了,甚麼都沒學到。」
擁有一頭及腰金髮、帶着粗框眼鏡、喜歡紅色衣服的七歲女孩 Olive Hoover,志願是參選美國小姐,於是各自正面對不同人生課題的家人開著黃色旅車,陪她踏上了尋夢之途。她在最後有否獲獎,其實並不重要,電影想要傳達的是「相信那個真實的自己」,其中 Olive 和爺爺的一幕對話最讓人印象深刻:
「我漂亮嗎?」
「你的漂亮是由內至外的;真正的失敗者是那種因為害怕失敗,於是連試都不敢試的人。」
所謂家人,不止是血緣帶來的羈絆,更多的是那顆相互理解與包容的心。跳出社會的既定標準,對或錯、好或壞、成功或失敗,其實都沒有絕對的公式與答案,我們該做的就是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認清自己,忠於自己,然後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5.
《人生無限露營車 The Leisure Seeker》|2017
「每次翻開通訊錄,都彷彿被提醒著,她走了、他走了、他們都走了。姓名、號碼和地址被一一劃掉,一頁頁的過去了。你所感受到的失落不僅僅是對這個人的,還有青春的消逝、快樂的消逝、放肆時光的消逝,那些漫長週末、共同的苦痛、勝利和嫉妒、無法告訴其他人的秘密,和屬於兩個人的回憶。」
故事改編自同名小說,丈夫患有阿茲海默症,妻子則是癌症末期,這對相守 50 年的老夫老妻,瞞著子女,開著老舊的露營車前往多年來一直想要探訪的海明威故居,一同走過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在旅途中急轉直下的身體狀況,讓二人作出了最後的決定 ── 比起入住安養院或其中一人先行離對方而去,他們情願在神智清晰的情況下一同離開。那封留給子女的信,就寫下了作為父母的最後牽掛:「我們是在擁有自由意志的狀況下做出決定,你們既毋須負責,也不必懷有罪惡感。」這樣的毅然決然,對子女來說固然是沉重的打擊,但亦是一種愛。對於生命消逝我們無能爲力,但若然在終站仍有摯愛相伴,大抵就是最大的幸福。
6.
《綠簿旅友 Green Book》|2018
「成功靠的不是暴力,是尊嚴。」
在殘酷的世界裡保有勇氣,悍衛自身尊嚴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在整個大環境都相對守舊的 1962 年。《Green Book》的靈感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紐約的真人真事(編劇之一 Nick Vallelonga 就是主角之一 Tony 的兒子),講述義大利裔司機兼保鑣 Tony Lip 與知名黑人鋼琴家 Dr. Don Shirley 如何打破種族隔閡,相互扶持的故事,看著二人有趣又有愛的互動,總是叫人心頭一暖。同為談論種族歧視議題的電影,《Green Book》總讓我聯想起 2011 年的《The Intouchables》,兩者都相當值得一看,而且都在告訴你,保持幽默,有時會成為拯救人生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