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循規蹈矩的好青年,歡迎光臨荼毒室 ── 《人生種種》
關於紙本和 ebook 之爭,我向來是著迷於手動翻頁那質感的紙本派,但最近面臨書櫃快要塞不下的景況,加上家裡長期處於不能沒有抽濕機的極潮濕狀態,終讓我開始考慮起電子書這回事。於是某天我下載了好幾個閱讀 app,興致勃勃地研究了一整晚。頓時覺得自己就像是剛學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但真的不得不承認,著實是 hen 方便。
人生中看的第一本電子書,是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的《人生種種》,留意了好幾年的荼毒室,當初是在朋友的推薦下認識,這群哲學系研究生打著「嚴打學棍,杜絕文青」的口號,旨在將循規蹈矩的好青年帶進哲學的世界。說起上來,「循規蹈矩」和「好青年」,在這個時代之下,於許多年輕人眼中大抵已成為不比「媽寶」和「裙腳仔」好到哪裡去的貶義詞,每日活在失序的日常中,當善良也淪為罪孽,那自甘被「荼毒」大概稱得上是一種解藥。
救贖痛苦人生的方法不是逃避人生,而是設法將痛苦變得有意義。除了呆呆地被過去所困,我們要如何面對不可逆轉的過去呢?那就是去創造一個能賦予「過去」意義的「現在」和「將來」。
《人生種種》顧名思義,就是從哲學的角度,去談論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命題:身份、友誼、愛情、性、慾望、執著、死亡、犧牲… 這本書想要告訴你,誕生與否我們雖然都無法選擇,但就算是糊里糊塗的來到這個世界,也不一定要糊里糊塗的過完自己的一生。
嘗試從藝術家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人生,進而將自己的人生塑造成一件藝術品。
如果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視為一齣戲劇,我們遭遇的不幸就會化為整個人生故事當中的「情節」。雖然這些不幸的事件會令我們感到痛苦,但作為一件藝術品,我們的人生價值不會因為痛苦而減損。相反,正正是這些痛苦的事件令我們的人生變成一件美好的作品。
年少時不想學習,成年後卻要努力「充實」自己,不少打工仔也如是 ── 少壯不努力,老大荼毒自己的理由有很多,但有一些,卻是很耐人尋味。
這幾年的最大感悟,就是一個人若沒有文化、沒有知識、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面對逐漸崩壞的世界,不少人都切身體會到,最終能把自己從絕望泥沼中救出的,其實也只有自己。明白到自我增值的重要性,於是人們開始關注世界時事、報考急救課程、學外語、多練幾種一技之長… 為的就是在更絕望的狀況到來時,還有選擇的餘地,又或者,不讓自己成為失去同理心和悲傷能力的冷血動物。
想一想如果你來到藝術科的公開試,繪畫的題目是「窗外的風景」,你應該畫些基甚麼?可能是花草樹木,可能是山河白雪,但如果你「成功」受到多年的考試訓練,你應該知道要把「窗框」畫出來。不然,你就會被扣分,遭判處「離題」之刑。
為何我們總要小心翼翼,有規可循地學習,不能破框?
我們雖在一個處處追求著「標準答案」的社會底下成長,但只要敢於好奇,思想自然不受局限。正如我們的出生和出身一樣,人生在世,很多事情輪不到我們選擇,但最終迎來的是悲劇還是喜劇,掌控權其實一直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停止學習和思考,待人處事保持彈性,學會和自己的情緒共存,就是我們這一代最為關鍵的生存技能,共勉之。
即使我們的身體和意識都早已灰飛煙滅。如果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已經逝去,卻還有人正在讀我的文章,而且讀到最後這一句,這對於我來說,應該算是好事吧。
關於 好青年荼毒室
二千多年前,曾經有個叫蘇格拉底的人,因為荼毒青年而被判死,最終他把毒藥一飲而盡。今天,一群中毒已深的人,建立起這個荼毒室,等大家都能一起走進哲學的世界。這是個會荼毒人的地方,因為你會開始發現身邊的一切,並非如此理所當然;你會開始反省,追問生命、世界、語言、科學、倫理、知識、政治等每事每物的本質。從此,你可能不再是循規蹈矩的好青年。
著有:《好青年哲學讀本》、《小日常的哲學》、《大時代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