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過的路,離所謂的模範差得遠了。」:從職業拳手到當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理想靈魂居所
「我走過的路,離所謂的模範差得遠了。」被譽為傳奇的安藤忠雄,卻如此形容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從未接受過正規的建築學教育,卻成為了聞名於世的當代建築大師,當初那個年少的他,到底是如何一筆筆的描畫出腦海裡的理想藍圖?
自由決定生活的方式
自小熱愛建築的安藤忠雄(Andou Tadao),因家境問題未能接受大學教育,為了賺取生活費,他早在 17 歲便取得職業拳擊手資格,並藉著出國比賽的機會,親身到訪了國外許多著名建築,也確立了自己想要成為建築師的願望。為了彌補非科班出身的差距,他付出了更多倍的努力,一邊在室內設計事務所打工一邊自學,透過旅行和大量閱讀不斷成長,終開創出一條極具個人風格的道路,在 1995 年獲得號稱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躍身最具影響力的當代建築大師之列。
「我相信,人應該自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靈魂的居所
安藤忠雄的作品總被形容為「靈魂的居所」,撇除一切不必要修飾,以光、水、風等大自然元素融入環境,打造出樸實無華卻又充滿力量與存在感的禪意空間,感覺世間煩囂都在此被淨化。偏愛以清水混凝土(又名清水模)作主要建材的他,甚至有自己的一套調配比例,鋼筋、沙土、水份的分配必須精準無誤,因此也被稱作「安藤混凝土」。
「從我的職業生涯開始以來,我一直在這個不斷同質化的世界中,反抗那些限制人們自由的舊習。我覺得隨時保持緊張感很重要,這讓我的創作充滿活力。」
一個能讓靈魂安居的空間,最重要的是純粹。像安藤忠雄位處大阪梅田區的獨棟工作室,就絲毫不會予人一種刻意感,開放式空間、從天窗灑下的自然光、能看見火車安靜駛過的落地玻璃窗… 一切都來得恰到好處。 「我從不製造複雜的形式,而是運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繪製空間中光與影微妙而有趣的遊戲而已。」這棟工作室其實原是設計給一對準備迎接孩子出生的新婚夫妻,後來因為對方發現懷的是雙胞胎,需要搬到更大的房子,於是便由安藤忠雄接手買下作為工作室之用。同樣有一位雙胞胎弟弟的他,或許也覺得這是一種緣份吧。
教堂三部曲
說到安藤忠雄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就不得不提以「與自然共生」為概念的教堂三部曲,但其實經他之手設計的教堂共有四座,慕名而去的人不計其數,你又最喜歡當中的哪一個?
北海道:水之教堂(1988)
以清水模、玻璃、鋼架搭建而成的教堂,在人工水池的中心立上純白十字架,並從周圍引來河水,風輕輕一吹,水面便會泛起漣漪。再加上背後的白樺林與藍天,成就了一道恬靜而優雅的風景。
大阪:光之教堂(1989)
同樣由清水模建成,挑高的室內空間僅靠鏤空的十字架引入光源,安藤忠雄希望透過這道「光的十字架」,營造出較為私人的宗教場域,與一般的教會群體活動空間區分開來。
神戶:風之教堂(1986)
又名六甲教會,受到南法普羅旺斯的「塞南克修道院」(Abbaye Notre-Dame de Sénanque)啟發,在這裡還能看見神戶的美麗夜景。
淡路島:海之教堂(1991)
這座「海之教堂」是位於北海道的「水之教堂」的姐妹教堂,利用光線投射出約兩層樓高的雙重十字架,莊嚴而柔和的氛圍,有著與水之教堂不一樣的魅力。
除此之外,安藤忠雄與三宅一生所合力創建的 21_21美術館,還有表參道之丘、瀨戶藍凪、倍樂生之家、地中美術館、本福寺、兵庫縣立美術館等作品,都是值得一訪再訪的經典建築。同樣由他操刀的兒童圖書館「童書森林」(こども本の森 神戸)亦在今年初於神戶正式開幕,兩層樓的建築中擺放了近 15,000 本藏書,讓孩子們能夠透過閱讀,進一步認識這個世界。
大師の日常
縱觀各個領域裡大師們的日常,不難發現他們的生活都有一共通點,就是規律。安藤忠雄如是,從 20 歲開始,他便堅持過著匠人式的自律生活,堅持日行萬步、做設計、閱讀、穿著最愛的三宅一生外套、每天早餐都是吐司配英式早餐茶、一天需要喝好幾杯茶或咖啡但滴酒不沾… 即便現已年過 80 ,得過癌症並切除了包括胰腺、脾臟等五個器官,但仍然能夠讓人感受到他的活力與對生活的熱誠。
「很多人都說,作為一個切除多個器官的人,我未免也太有活力了。不過我為什麼堅持要保持健康?因為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現在,我把三分之一的精力用來做公益;三分之一做設計;三分之一教學。」工作很重要,但人生不該只有工作,他希望人們都能夠試著設計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對你想做的事情抱有願景。因為有願景,所以盡力前行,這將賦予你動力和能量。」
訴諸靈魂的力量
「如同所有的人造物一般,終有一天,建築也會風化凋零。人類為抵禦這種必然性所展現的意志,可以稱之為建築的歷史 ── 如果可能,我想創造出能永存於人們內心深處的建築,而非僅僅是物質或形式的存在。」今年六月他的個展《挑戰 ── 安藤忠雄展》 全球巡展最終站在台北舉行,他為這場展覽寫下了以上一段話,娓娓道來他對於建築設計的想法與信念。
為了接近心目中的理想,他嘗試創造去除一切修飾,猶如空白畫布般的建築。他認為,當建築邂逅大千世界的物象,喚起各種對話,才有訴諸人類靈魂的力量。而要如何讓那些對話內容更為豐盛,由於每個計畫都有其獨自的脈絡,所以答案不會只有一個,建築是如此,人生亦然。
photo via Andou Tadao, Pinterest